窗户中空玻璃安全问题全解析

在建筑门窗领域,中空玻璃以其出色的隔热隔音性能和相对较高的安全性,成为了众多消费者的选择。然而,关于窗户中空玻璃的安全问题,其中隐藏着许多容易被忽视的细节,值得我们深入探讨。


建筑门窗.jpg


玻璃安全:并非绝对的安全保障


很多人认为安全玻璃就等同于玻璃安全,但实际上这是一种误解。玻璃生产环节若不过关,比如生产工艺存在缺陷、原材料质量不佳等,都会导致玻璃本身存在安全隐患。除此之外,玻璃用途不正确以及气温环境异常,也是引发玻璃问题的常见因素。


在日常使用中,门窗玻璃的厚度、面积以及摆放位置都会对其安全性产生影响。如果玻璃厚度不达标,在受到外力冲击时,就更容易破碎;玻璃面积过大,会增加其自身的重量和受力面积,从而降低玻璃的强度;而摆放位置不合理,可能会使玻璃长期处于受力不均的状态,增加不必要的风险。另外,人为因素,如安装不当、使用过程中的撞击,以及环境因素,如极端气温变化、强风等,都可能导致玻璃出现爆裂情况,这需要我们时刻保持警惕。


玻璃自爆:多种因素交织的结果


钢化玻璃自爆是窗户中空玻璃安全方面一个较为突出的问题,其自爆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。


首先,玻璃中存在的可见缺陷或杂质是引发自爆的重要原因之一。像结石、砂粒、气泡、夹杂物、缺口、划伤、爆边等,这些缺陷会破坏玻璃内部结构的均匀性,在受到外力或温度变化时,容易引发玻璃的自爆。


其次,硫化镍杂质过多也是导致钢化玻璃自爆的常见因素。引起自爆的硫化镍直径一般在 0.04 - 0.65mm 之间,平均粒径为 0.2mm.硫化镍晶体在玻璃张应力区发生转变时,会导致玻璃内部应力失衡,从而引发自爆。


此外,还有一些其他因素也会影响钢化玻璃的自爆。比如,室外气温过高,会使玻璃受热不均,产生热应力;玻璃开槽及钻孔的不合理,会破坏玻璃的结构完整性;玻璃原片质量较差、厚度不均,如压花玻璃、弯钢化玻璃应力分布不均等,都会增加玻璃自爆的风险。


玻璃购买:品质与细节的双重考量


购买安全可靠的门窗玻璃是确保使用安全的前提。在购买门窗时,我们不仅要关注门窗产品的整体细节与功能,还要深入了解门窗玻璃的“出身”。


玻璃深加工厂的做工和供应链对成品玻璃的品质起着决定性作用。做工方面,先进的设备和规范的操作能够保证玻璃的加工精度和质量;供应链方面,优质的产品材料品质是生产出高品质玻璃的基础。质量不佳的中空玻璃在使用一到两年后,可能会出现间隔条腐蚀、分子筛析出、密封胶老化脱落、玻璃进水汽等问题。这些问题不仅会导致中空玻璃丧失其核心的保温性能,还可能使玻璃粘结不牢固,最终产生安全隐患。


因此,在选择门窗时,我们可以多方面了解玻璃的品质。比如,查看门窗玻璃原片是否来自知名品牌,玻璃表面是否印有3C标志(可通过网上搜索品牌信息进行验证)。同时,还要咨询商家玻璃的质保年限以及出现问题时的解决方案,以便在使用过程中遇到问题时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处理。


玻璃面积:合理控制保障安全


玻璃与墙壁相比,安全指数较低,因此家居门窗的玻璃面积并非越大越好。玻璃面积越大,型材结构所承受的压力也越大,门窗出现弹动、晃动的几率就越高。特别是落地窗,随着玻璃面积的增大,单片玻璃的厚度和强度也需要相应提升,以确保玻璃具有足够的抗风压能力。如果玻璃面积过大而厚度和强度不足,在遇到大风等恶劣天气时,门窗可能会出现晃动甚至损坏的情况,给居住者带来安全隐患。